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2月30日上午,档案馆线上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报告会。会议邀请吉林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兼考古学院副院长唐淼老师作题为《文化强国视野下的中国文化遗产价值诠释》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档案馆馆长董汉良主持,档案馆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唐淼老师主要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部分进行了深入解读,结合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点从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历史机遇、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政治意义、文化强国视野下的中国文化遗产价值体系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历程、发展成就和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唐淼老师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秉承新发展理念,将博物馆事业主动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转化与传播,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董汉良馆长在总结发言时指出,唐淼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用生动的语言、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案例让大家对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增进中华文化自信自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表述内容更加具像化、理解得更加深入和透彻。董汉良馆长强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思想内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通过集体学习、专家讲座、实践体会、个人感悟等多种方式,不断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将二十大报告精神真正学深悟透,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凝心聚力,推动档案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